吳章蓉 董彥卿
2021-05-12 20:28:00
來源:經濟與管理學院通訊社
點擊:
黨員座談會 右一為吳章蓉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薄鶎印盁o字之書”
吳章蓉,,女,苗族,,湖北恩施人,,中共黨員,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16級畢業(yè)生,。在校期間連續(xù)三年獲得獎學金及“三好學生”稱號,,擔任四個學生干部職務獲得“優(yōu)秀共青團員”“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八個榮譽稱號,,取得“第八屆全國大學生“三創(chuàng)賽”挑戰(zhàn)賽湖北省賽二等獎”“九屆全國大學生三創(chuàng)賽”挑戰(zhàn)賽校賽特等獎”等九個校級及以上比賽獎項。畢業(yè)之后她去到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人民政府,,走進基層,、扎根泥土,與群眾汗撒大地,。聽真言,、學真知,用奮斗詮釋青春,,領悟基層真諦,。
災禍驟降,幸得眾恩
吳章蓉出生在美麗的山村,,她的爸爸媽媽是樸實的農民,,家里雖然不富裕,但是在爸爸媽媽的辛勤勞動下,,她們一家的生活情況還比較好,,有過一段無憂無慮、幸??鞓返某砷L時光,。但是在2017年5月她的幸福時光終止了,吳章蓉的爸爸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了,。她曾一度以為自己不能讀書了,,但是在政府、學校,、老師的幫助下,,終于完成了學業(yè)。大學期間,,她申請了勤工助學,,補貼自己的生活費,努力學習,,積極參加活動,,連續(xù)三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緩解了家里的壓力,。在老師,、政府的幫助下,她申請了生源地助學貸款,,解決了學費問題,。在村委會及政府的幫助下,申請了建檔立卡低保戶,,讓她和媽媽,、妹妹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了低保戶危房改造等眾多優(yōu)惠政策。在寒暑假期間,,她申請在政府或村委會進行實習,,賺取生活費。來自多方的幫助讓支離破碎的家庭有了喘息的機會,。
疫情嚴峻,,義不容辭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吳章蓉大學最后的時光是在家度過的,,她從2020年2月7日開始,,成為水谷壩村的防疫志愿者,值守公路卡點,、噴灑消毒液,、分發(fā)防疫物資、協(xié)助購買及分送村民所需生活物資,、解封后為外出人員開證明等等,。為期五十余天的工作,她跟著村委會及尖刀班成員學到了為人處世的方法,,隨機應變、遇事沉著,、客觀公正的工作經驗,,她領悟到基層干部的無私奉獻、任勞任怨,、敢于擔當有作為的精神,。
機會難得,盡她所能
疫情結束后,,正值村委會忙碌之際,,吳章蓉主動到村委會無償協(xié)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后經過村委會推薦與鎮(zhèn)政府簽訂了公益性崗位合同,,主要負責水谷壩村集中安置點、大支坪鎮(zhèn)集中安置點標準化配套廠房管理工作及協(xié)助水谷壩村村支兩委及尖刀班工作,。因為集中安置點的村民都是從交通不便,、無安全住房易地扶貧搬遷過來,他們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或者距離較遠不便耕種,,在政府的帶領下,她走訪了水谷壩村集中安置點每家每戶,,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及時將他們的需求反饋給政府,。根據水谷壩村村規(guī)民約,,制定了集中安置點管理約定,設“中心戶長”協(xié)助管理,,吳章蓉每個星期不定時的走訪集中安置點各戶,,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及鄰里關系相處情況,并叮囑他們愛護公共設施,、公共環(huán)境等,。2020年疫情結束后,標準化廠房的牛蒡加工廠已經開工,,安置點每戶都有一個指標進廠工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yè)。在協(xié)調安置點發(fā)生矛盾時,,她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跟隨水谷壩村及尖刀班成員學習了很多化解矛盾糾紛、與人溝通的經驗,,改進了工作方法,,提升了工作能力。
工作繁雜,,收獲頗豐
雖然合同規(guī)定了明確的工作內容,,但是吳章蓉一直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和努力多做事,為水谷壩村的脫貧攻堅及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她跟隨村書記走村入戶宣傳安吉白茶種植,,并做好相關資料的記錄及整理,跟隨村婦聯(lián)主任入戶訪問村里留守老人及留守兒童生活情況,,跟隨村支兩委及尖刀班成員入戶統(tǒng)計在外務工信息統(tǒng)計更新,。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走遍每家每戶,摸排統(tǒng)計并及時更新春節(jié)期間外出務工返鄉(xiāng)人員信息等,。在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她跟隨著水谷壩村村支兩委及駐村尖刀班到過村里每一戶,用她的步伐丈量給予她恩惠的家鄉(xiāng),。水谷壩村村書記對她說過:在村里做事,,是為老百姓做事,我們這些留在村里的人,,從來不是想著靠當村干部發(fā)家致富,,而是想要把我們村建設好,以后出去聽別人夸贊水谷壩村發(fā)展的好時,,也有自己貢獻的一份力量,。她感觸頗深。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吳章蓉耳濡目染,,慢慢得出自己的心得:不論崗位和工資,,她只想把握現在的機會,以她自己的能力,,為水谷壩村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報這生她養(yǎng)她育她的家鄉(xiāng)。
不忘初心,,牢記眾恩
經常有人問她,,在村委會工作工資多少?工作繁忙否,?有時間復習嗎,?等等問題,有時候也會讓她自己懷疑自己,,但是每當她看到受她幫助的村民臉上的笑容時,,想到村書記給她說的話時,她就會覺得一切值得,。因為她堅守住了自己的初心,,盡自己所能回報那個給她涌泉恩的家鄉(xiāng),她是滿足的,。最后,,吳章蓉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她想要繼續(xù)成為眾多基層工作者中的一員,,為家鄉(xiāng),,為需要她的地方貢獻出自己的最大力量,無愧于學校,、老師對她的教育和幫助,不愧于家鄉(xiāng)對她的關懷,。
青春之路,,始于足下。吳章蓉積極下沉到基層,,在實踐的磨礪中守住初心,,回報家鄉(xiāng)、回饋社會,,她擔當的便是青年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