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3-08 11:11:50 來源 原創(chuàng) 點擊數(shù): |
文章來源:壹心理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320299
當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時候,有沒有犯以下這些普遍存在的錯誤,認識這些錯誤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讀懂他人,。
1,他人的行動可以是性格使然也可以由環(huán)境所致
我們簡單的看到一個人的行為之后,,經常會下定結論,,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其性格使然。反而我們在思考自己行為的時候,,常常覺得我們的行為是由當下的環(huán)境促成的,。心理學上稱之為基本歸因偏差。
例如,,當你感到緊張或者慌亂時,,你會表現(xiàn)得冷漠,但是你剛剛遇到一個人,,如果同樣表現(xiàn)冷漠,,你可能就會認為這個人性格古怪,。
當評判一個人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同時考慮一下環(huán)境因素和性格因素。
一旦形成對他人的認識,,我們就會用既有的觀念看待這個人,舉個例子來說,,一旦你認為你妹妹的男朋友是個自私的人,,你就會留意那些跟你對他的認識一致的行為,同時,,你會很少留意那些跟你對他的認識不一致的行為,。心理學上稱之為選擇性偏差。
我們對一個人的最初印象常常很準確,,但并不代表不會出錯,。因此,我們要通過對一個人的進一步接觸,,考慮修改我們最初的判斷,。
我們需要積極的發(fā)現(xiàn)跟我們的假設相背離的依據(jù)和事實,,心理學上稱之為:反面依據(jù),。
我們往往對長相好看的人做出肯定的評判,。同樣,我們往往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不喜歡與自己不同的人,。
問問自己,你是否以貌取人,?外貌好看就肯定這個人,,外貌一般或者不好看就否定這個人,心理學稱之為暈輪效應,?;蛘吒鶕?jù)自己的喜好來評判這個人,對與自己有共同點的人有好感,。
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審視你的偏見。舉個例子,,如果你雇傭一個人為你工作,,或者當你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你可能會被外表上與你相似的人吸引。
如果剛跟一個對你毫無幫助的客服人員打交道,,并且感覺特別鬧心,你很可能會認為下一位客服人員也不會給你提供有用的幫助,。
正如此,,有時候,我們會根據(jù)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判斷一個人,,這會影響到我們對其他人的判斷,。舉個例子,你去跟一個人約會,,這個人長相特征或者行為習慣跟你的父親或者母親有一些共同之處,,或者你討厭你初中時一個叫特雷弗的男孩,現(xiàn)在你會發(fā)現(xiàn)你無法喜歡任何一個名字叫特雷弗的人,。
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態(tài)度消極時,你應該問自己,,是不是因為過去的經歷影響了你的判斷,。
通常情況下,,我們往往會認為他人跟我們有同樣的偏好,心理學上稱之為投射效應,。舉個例子,,如果你喜歡海灘度假,你可能會認為每個人都會喜歡,。如果你認為團隊建設是浪費時間,,你可能會認為大多數(shù)人也會這么想。如果你需要一個清潔的辦公室,,讓自己有高效的工作效率,,你可能會認為大家都是如此,。
我們要提醒自己人們的期望和喜好各自不同。你要給他人機會,,讓自己知道,,他們的舒適區(qū)是否跟你的匹配。舉個例子,,當你提議去哪里吃晚飯,,給大家提供一些選擇,,泰國菜或者其他菜,而不是僅僅說一句:“你喜歡吃泰國菜,,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