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18:43:51
點擊量:次
信息來源:融媒體中心編輯:聶夏茸作者:韓汶余審核:羅翔宇
“民大依然是那個充滿朝氣的學校,,看著這獲得的五四紅旗團委的獎牌,,我仿佛又回到了作為團干部為學校奮斗的時光。”5月4日,,學校“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特別主題團日活動暨五四表彰大會隆重舉行,。應邀返校的英語專業(yè)2010屆優(yōu)秀校友、鶴峰縣馬家希望小學副校長,、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陳若竹就自己在走馬鎮(zhèn)堰埡學校支教,、參與湖北省農村教師招考后調往鐵爐鄉(xiāng)工作至今的13年鄉(xiāng)村教學經歷、心路歷程與在場的老師,、同學們進行了生動分享,。
陳若竹與孩子們合影留念
2010年,鶴峰縣鐵爐鄉(xiāng)教師奇缺,二十出頭的武漢姑娘陳若竹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xiāng),,只身來到距鶴峰城鎮(zhèn)足足有4小時車程,,3天才能買一次肉的馬家希望小學,,成了一名扎根深山的女教師。山里孩子的一句“好喜歡你”,,讓懷揣著教育夢想的她用13年青春澆灌教育之花,。“努力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十幾年的堅守,,她用熱情和創(chuàng)新努力縮小城鄉(xiāng)教育的天塹鴻溝,,學校從一盤散沙的“托兒所”變成了家校結合、管理一體的村級小學,,她也從“陳姐姐”變成了“陳媽媽”,。
扎根深山,為孩子們扣好“第一??圩印?/span>
支教干什么,?支教做什么?從高中起,,陳若竹便與鶴峰結下了不解之緣,,年僅15歲的她在鶴峰求學時,就切身體會到了偏遠山區(qū)教育的落后,,長在武漢學在鶴峰的特殊經歷更讓她深刻感受到了城鄉(xiāng)教育的巨大差距,。
在陳若竹大二時,恩施州團州委舉行了一次“小手拉大手”結對活動,,陳若竹積極參與到其中,,與她結對的是一對像流浪兒的兄妹,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盡力保證兩個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這讓陳若竹第一次真正了解到“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
在她大四那年,“最美鄉(xiāng)村教師”鄧麗受邀到湖北民族大學做演講,,鄧麗老師在臺上講述自己為鄉(xiāng)村教育所做的貢獻,,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成了臺下陳若竹決心投入鄉(xiāng)村基礎教育的又一契機,。
如果說高中的求學經歷為陳若竹的鄉(xiāng)村教育工作埋下了種子,那么大學時期的一次次公益活動就像化肥一般催促著它破土而出。陳若竹畢業(yè)那年,,恰逢鶴峰縣到湖北民族大學招收支教教師,,她立刻報名支教,這顆飽含教育情懷的種子自此扎根在了鐵爐鄉(xiāng)的土地里,。
陳若竹陪同學生學習
“我是在支教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自己熱愛的想做的并且確定不會后悔的事情,。”陳若竹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關于為什么要來支教,,她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答案:“為了盡我所能幫助鄉(xiāng)村的孩子們見識更廣闊的世界,為更多的留守兒童扣好‘第一??圩印?,讓他們即使缺少父母的陪伴,也能健康茁壯地成長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p>
“十年支教路,以夢為馬,; 一對夫妻檔,,鶴舞峰林。情系桃李,,你們是播撒智慧的天使,;筑巢深山,你們是鄉(xiāng)間童叟的福星,。對話信仰,,你們光芒見于萬丈;愛在旅途,,這里就是‘詩和遠方’!”2019 年鶴峰縣最美家庭評選組委會對陳若竹家庭的致敬詞高度概括了其扎根大山,、支教鶴峰的事跡。
陳若竹在年復一年的教育教學中始終堅守著初心,,她不僅教鄉(xiāng)村孩子們科學文化知識,,更教會他們做人的準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她所愿,確守初心的她為鐵爐鄉(xiāng)的孩子們扣好了人生“第一??圩印?。大樹有根,扎在泥土里,,她也有根,,扎在人們心里,。
勤育英才,用愛心澆灌貧瘠土地
“教師在課堂上展現(xiàn)的情懷最能打動人,,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标惾糁袷冀K認為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陳若竹提及在大學期間對自己影響最深的是譚念老師,?!八m然不教我們課,,但無論是大學期間她幫我介紹勤工儉學的崗位,,還是寫畢業(yè)論文時的溫言細語和認真的勁頭都讓我獲益良多?!币舱虼?,在陳若竹工作后,她也成為了一個“愛管閑事”的老師,,“不管是不是我班上的學生,,都會關心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她一直堅信舉手之勞的幫助和關心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成為值得銘記一生的溫暖,。
可支教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談及這13年的鄉(xiāng)村教育之路時,陳若竹坦言道自己也像大多數(shù)教育工作者一樣,,經歷過家長的誤解,、學生的不解。
鐵爐鄉(xiāng)本就偏遠,,而作為村級小學的馬家希望小學距離鐵爐鄉(xiāng)還有半個小時的車程,。馬家街上僅有 2 個小商店,每 3 天才會殺一次豬有肉可以買,。這一帶的村民大多都是小學或者初中學歷,,年齡到了就回家種地、結婚,、生子,。大多數(shù)家長因為自己沒讀過書,所以也不重視孩子讀書,,把孩子送到學校,,于家長而言更像是找了一個大型托兒所,有人幫著看孩子,。
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陳若竹發(fā)現(xiàn)了家長們這種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她不僅想辦法加大了對孩子們的思想教育力度,更是加強了對家長們的“教育”,,自己親自進行家庭教育指導,。“5+2=0”是她常常跟家長們提及的公式,,即在學校 5 天,,孩子們養(yǎng)成了好習慣;在家 2 天后,,好習慣就足以全部清零,。
在陳若竹堅持不懈的指導下,大部分家長都慢慢地轉變了觀念,,逐漸地能為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同時,她通過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家訪,,讓整個馬家的教育風氣也逐漸發(fā)生了改變,家長們逐漸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從初出茅廬,、橫沖直撞的愣頭青,陳若竹也成長為了一名優(yōu)秀的鄉(xiāng)村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在堰埡支教的時候,,陳若竹班上有個女生特別喜歡英語,自己買了好幾本英語練習冊,,甚至晚上還打著手電在廁所學習,。有一天晚上十一點,這個女生做練習冊時突然想她父親了,,就給父親打電話,,這位父親聽聞自己的女兒這么晚了還在寫英語作業(yè)立馬就發(fā)火了,深夜給陳若竹打電話指責,、威脅她,。
“我雖然對學生嚴厲但從不布置過多的作業(yè),對這事兒感到很訝異,,而且被人半夜這么威脅,,我當時又生氣又害怕?!痹谥車碌膸椭?,這位女生也跟自己的父親進行了解釋,但這位父親堅持認為是因為陳若竹平日里對自己女兒太兇,,導致她女兒這么拼命地學習英語,。
“這件事過后,,我仔細反省了一下,確實平時太過嚴厲,,導致家長們討論起我都是‘英語教得好但特別兇的老師’,。”陳若竹告訴記者,,自己也應該做一些改變,。“此事之前我覺得大學期間學習了心理學,、教育學,,再加上專業(yè)的英語水平,教一群小娃娃還不是手到擒來,,所以一味地以我自己認為簡單的標準去要求學生,。”陳若竹認為這是自己教學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這件事以后也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皩W生的教育方法和評價標準是否恰當,,與家長的交流溝通有沒有出現(xiàn)問題,這些都是我要去學習的,?!?/p>
陳若竹與學生在辦公室合影
除了總結教學經驗,陳若竹還在網絡,、書籍里尋求教學要領,,認真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guī)律。隨著新時代環(huán)境的改變,,孩子們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問題日漸突出,,為了更好地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陳若竹考取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證,,在更多理論知識的支撐下進一步關注解決農村孩子的心理問題,。
2021年國家頒布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她第一時間認真學習,,并取得了家庭教育指導師證,。2022 年,她計劃逐步開展“家長課堂”,,針對鄉(xiāng)村教育資源匱乏的現(xiàn)狀,,陳若竹夫婦自費購買網課,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主動帶頭組建興趣班,,讓老師們邊學邊教,,使鄉(xiāng)村孩子們也能夠享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
注重教育的同時,,陳若竹也不忘智育的重要。她向老教師虛心請教,、認真鉆研,,在年復一年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自執(zhí)教以來年年獲得縣“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教學能手”等榮譽,。陳若竹自己摸索出來的獨特教學管理體系從班級推廣到全校的管理中,,一盤散沙的學校在她的努力下逐漸成為管理一體教育教研齊頭并進的村級小學。
在記者問及是什么讓她堅持至此,,她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愛”,,是對孩子們的愛,是對教育事業(yè)的愛,,這種愛甚至蔓延到對學校里一山一樹的愛,。“一個并不愛教育事業(yè)不愛孩子不愛學校的老師,,是沒有耐心去了解教育的本質,、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也體會不到陪著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快樂的,?!标惾糁裨缫褜⒆约汉瓦@片土地的一草一木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從陳若竹老師的娓娓道來中,,聽到的不僅是一個個簡單的故事,,更是為人師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熱愛與堅守,??此茖こW钇驷龋扇缛菀讌s艱辛,。新時代的青年學子生逢其時當奮斗其時,,既要心懷理想又腳踏實地,切實轉變擇業(yè)觀,、就業(yè)觀,,立志到基層一線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讓理想在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蓖鈬Z學院黨委副書記趙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心系桑梓,,師生傳承教育情懷
在馬家希望小學的十年,陳若竹親眼見證了這所鄉(xiāng)村小學的蛻變,。危樓倒地,,新樓房拔地而起,食堂,、宿舍等各種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城鄉(xiāng)教育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陳若竹也先后榮獲湖北省五四青年獎章,、“荊楚好老師”,、恩施州五四青年獎章、恩施州“四有”好教師等榮譽稱號,。
陳若竹獲得“湖北青年五四獎章”
陳若竹教過的最早的一批學生已經工作了,,其中很多人也像陳老師一樣,選擇返回鄉(xiāng)村成為教師,。
“當時決心考教資的時候腦海中浮現(xiàn)出陳老師,。我覺得她很幸福。教書育人的成就感,、與學生相處的融洽感,、看著學生成才的幸福感,讓我覺得當老師也是一種很好的歸宿,?!标惾糁竦膶W生周雄為自己能如愿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而感到慶幸。
周雄從2022年開始在馬家希望小學實習,,目前在鄉(xiāng)中心小學任教。多年過去,,每每提到陳若竹時,,周雄仍然記得陳老師當年為自己補習,使自己逐漸適應初中學習的事,。陳若竹捧著真心為學生的模樣,,一直深深刻在周雄心里。
這是一種堅守鄉(xiāng)村教育的偉大精神的接續(xù)傳承,,是陳若竹扎根鄉(xiāng)村基層教育的切實見證,。當前,支教對于地區(qū)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作用是有限的,,不成規(guī)模的教育力量很難促進一地的教育水平提升,。城鄉(xiāng)教育差距也仍然存在,許多如鐵爐鄉(xiāng)一般的鄉(xiāng)村仍需注入更多像陳若竹,、周雄一樣,,愿意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的青年力量,,而陳若竹與學生的這種代代傳承的教育情懷與教育責任就顯得格外重要。
“親愛的校友們,,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看似平凡普通的工作,,但正是這些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默默付出的人們用雙手實現(xiàn)世界上最偉大的正義事業(yè):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青年人的思想,、希望與抱負都應當圍繞這個時代主題。勇敢地去追夢,,堅定地去筑夢,,我們民大學子一定可以在中華復興的偉大藍圖里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边@是陳若竹在五四青年節(jié)之際重返我校進行故事分享中對學生作出的期望,,她希望學生們能把這種精神一代代傳遞到更遙遠的地方。
“陳若竹是畢業(yè)于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她不忘初心,,扎根大山深處,立足三尺講臺,,用青春澆灌教育之花,,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四有好老師’的真諦。當前,,正值全院上下積極準備英語專業(yè)示范認證之際,,學院將以陳若竹同學的事跡激勵引導廣大師范生,對照師范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找準自身定位,。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的認證理念,,不斷推動師范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持續(xù)提升?!蓖鈬Z學院黨委書記嚴森說道,。
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大山,;吃了許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民大優(yōu)秀校友陳若竹,,在希望的田野譜寫青春之歌,,在貧瘠的大山里為孩子們描繪出美好未來,她早已不是風塵仆仆的過客,,她是這里的主人,。